当前位置:首页->走进肥乡->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信息时间:2024-05-15】

  肥乡历史悠久,赵武灵王在此建造了供夫人游玩的“夫人城”和防魏入侵的赵长城。东汉时期,曹操曾在此设置屯田官屯田,历时67年,富庶一方百姓。肥乡作为区域名称,源于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四年。相国肥义为保全幼主而血染沙丘宫,为嘉许肥义以身殉国的壮举,赵惠文王便将邯郸东部作为肥义的封地,让其子孙世袭享用,故此地称肥乡,意取肥义之乡。三国魏黄初二年置县(公元221年),迄今已近1800年历史。

  在历史上,肥乡县(区)的名称、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曾发生多次变化。在1940年10月,为纪念抗日县长马功岑曾改名为功岑县。1945年11月15日,肥乡县城宣告解放。1949年8月,隶属河北省人民政府邯郸地区,在1993年邯郸地市合并后,隶属邯郸市。2006年,永年县郝庄、清凉寺两村划入肥乡县管辖。 2016年9月30日,撤销肥乡县建制,设立邯郸市肥乡区,以原肥乡县的行政区划为肥乡区行政区划。

  肥乡人杰地灵,古往今来,有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有北宋圣相李沆,有明代“一门两尚书”户部尚书张学颜和骠骑大将军张懋忠等,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宝贵品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肥乡人奋发图强。

  文物古迹和遗存众多。现存有平原君赵胜墓、圣井、窦默墓三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井堂寺、李沆碑等历史文化古迹,拥有东马寨皮影、南营四股弦、张庄土织布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底蕴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