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公开->助企纾困
【信息时间:2022-09-01】
一、高质量谋划储备项目。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重点支持方向,高质量谋划一批交通、水利、生态环保、新型基础设施等方面项目;聚焦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谋划一批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的高质量项目,动态完善项目清单,6月底前将年度投资计划全部落实到具体项目。年内新增省重点前期项目3个以上。(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财政局,区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二、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通过开工和加快建设一批项目,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带动全区经济增长。大力实施富安路等城区道路给排水等工程建设,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开工和加快建设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缓解交通压力;不断提升传统商贸业,加快推进金田阳光城全面营业,加快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商贸综合体等多层次商圈;做大做强文旅产业,确保赵都水镇如期开街营业,带动肥乡旅游产业发展,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开工和加快建设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改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开工和加快建设邯郸市肥乡区健康驿站(城区站)、健康驿站(开发区站)、中心医院二期、妇幼保健院等一批医疗服务工程,提升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能力;开工和加快建设16个老旧小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改善市民居住环境。(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全面推行在线审批。持续提升“一网通办”水平,为社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告知承诺+容缺后补”审批服务,积极推广“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等“不见面”审批模式,实行项目在线申报、在线审批、在线政策解答、在线评审等,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推动全区建设项目早开工、早见效、早达产。(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各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四、强化项目要素保障。严格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精准配置土地要素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十条措施的通知》(冀政办字〔2021〕158号)要求,精准配置建设用地指标,统筹新增建设用地、存量建设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优先保障省市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实行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专班制度,进一步优化服务、压减时限,切实加快组卷报批进度,在完成征地前期工作后,县级组卷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凡纳入环保正面清单的重点项目,在满足环保要求的情况下,实行全过程“不停工、不检查、不打扰”。新建项目能耗强度低于本地且不高于全省“十四五”末目标值的,一律不受能耗增量指标限制。对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的重大项目实行能耗单列。(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各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五、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在前期确定的交通、能源、水利等9大领域24个方面基础上,抢抓机遇,精准对接国家扩大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及早做好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等新增领域专项债券项目筛选申报工作,加快项目前期,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项目得到债券资金支持。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6月底前发行完毕,力争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争取力度,力争年内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财政局,区有关部门,各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六、保障企业施工需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实行闭环管理和专用通行证制度。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利用边远和空闲场地统筹建立砂石料储备场库,满足区域内建设工地20日以上各项用料需求,确保在疫情发生和外采建筑用料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及时保障工地用料需求。认真做好煤、电、油、气等要素供需衔接,强化动态监测和精准调度,制定供应保障预案,坚决防止时段性短缺导致价格大幅上涨,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行为。(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市场监管局,各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放宽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领域准入,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外,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支持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鼓励具备长期稳定经营性收益的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将收回资金按规定用于再投资。通过河北省在线监管审批平台向民间资本推出一批优质项目。(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财政局,区有关部门,各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