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肥乡区教体局在第五中学报告厅举行第二届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局领导袁海山、高志军,各镇中心校、区直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分管师训工作副校长,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区教研室相关教研员参加授牌仪式。仪式由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海山主持。
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葛红彬出席授牌仪式。葛局长对24个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和获得“肥乡区中小学学科名师”称号的300多名教师表示祝贺。
葛局长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珍惜机会,增强对名师工作室建设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建设第二届名师工作室,是落实国家省市文件,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大举措。这届工作室建设名师工作室数量多、参与教师广,对所有学校、所有教师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重大的责任、担当和挑战。我们要全力将名师工作室建设推进快车道,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功成必定有我”的参与热情,奋起直追,迅猛发展,实现弯道赶超 ,力争进入邯郸第一方阵,实现快速、高水平发展。
二、要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加强对名师工作室平台建设的管理和支持力度
教体局师训科、教研室等有关科室是名师工作室管理主体,负责做好工作室平台的建设、领导、统筹、管理工作。各学校要把培养名师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作为创建名校、提升学校品味的有效途径。各学校要给工作室建设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独立的办公场所、充足的办公设备,要优先保障工作室开展课题研究、举办讲座、跟岗实践、送培送教、外出考察、学识交流、网站建设等费用。教体局要对名师工作室基地校建设在财政对学校的拨款上予以倾斜。
三、要注重研究 、内涵发展,让每个工作室建设水准达到精品工程
工作室主持人要发挥“头雁效应”,所有成员要具备“狼群精神”。工作室要注重平台建设,开辟学科动态、学科教学课件、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视频、学科教学研讨论坛、资源库等栏目,不断充实更新内容,形成本工作室的特色,提高平台点击率、更新率。要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网上答疑、互动交流等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让每个工作室都成为交流对话的平台、资源辐射的中心、教育科研的基地、名师成长的园地,成为在全区叫的响的教育品牌、精品工程。
四、要加强交流、学以致用,使名师工作室建设成果见实见效
名师工作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强学习、交流沟通,实现合作共赢。要主动对接好省市名师工作室、对他们已取得的优秀成果要承接好,全盘吸收消化,为我所用,服务教学。我区同学科名师工作室之间要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百花齐放。要携同举办专题报告讲座、优质课竞赛、成果分享会等,使每个工作室能力包、方法论、资源库等达到融会贯通,起到全区引领、辐射作用,成为促使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助推剂,见实见效。
区教体局主任科员高志军宣读《肥乡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建设肥乡区第二届名师工作室和授予张慧峰等同志学科名师的决定》。
学校代表三中校长王玉飞、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屈艳萍、工作室成员代表李晓敏进行大会发言。
授牌仪式结束后,特邀邯郸市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丁玉海对全体人员做了《从一个人到一支团队——名师工作室成长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