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公开->教育监管
【信息时间:2021-11-09】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名单,邯郸市肥乡区3所小学榜上有名,分别为肥乡镇常耳寨小学(跑竹马),旧店乡旧店小学(皮影、土陶),天台山镇天台山明德小学(豫剧)。
肥乡镇常耳寨小学:跑竹马,跑出少年精气神
跑竹马是一种汉族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历史悠久,流传甚广。不仅具有戏曲艺术特点,还具有超越戏曲雄壮气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肥乡跑竹马有140多年历史。
肥乡镇常耳寨小学充分挖掘地域文化,2016年将跑竹马非遗项目引入学校艺术教学,邀请高庄村文化传承人进校园“结对教学”。课程开展后,大批学生踊跃报名参与,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校每周利用社团时间组织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练习,目前,跑竹马兴趣小组已发展成为学校人数最多,最活跃的社团。
常耳寨小学充分用好、用活本地非遗文化资源,将跑竹马校本课程分解为多层次、系统化的学习模块,用近五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学校文化建设谋划、推进到校本课程全面开花。跑竹马特色课程、活动展演已经成为肥乡教育特色创建工作一张亮丽的名片。
2018年,常耳寨小学将跑竹马这项传统民俗活动带到了肥乡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舞台上,荣获综合场“二等奖”;2019年凭借跑竹马项目,学校荣获“邯郸市第二批双爱好 双特色示范校”;2021年,在肥乡区小学课堂改革暨精细化管理现场推进会上,跑竹马社团作为特色社团作展示,获得领导一致好评;“跑竹马迎国庆”活动,先后被人民网、学习强国平台报道。
旧店乡旧店小学----皮影展魅力 陶艺放异彩
皮影、土陶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造型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旧店乡拥有“冀南皮影”“西张庄土纺织技艺”“南营四股弦”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王庄土陶技艺”、“东新寨红拳”两项民间文化瑰宝。为大力弘扬继承乡土文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生根发芽,旧店乡中心校大胆创新,依托乡土文化资源优势,2012年提出“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育全面加特长的学生”这一办学思路,让几乎被遗忘的皮影、土陶这两项艺术瑰宝在旧店乡的沃土上再次开出绚烂之花。
2013年初,旧店乡中心校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利用现有校舍改建,成立了土陶制作室、皮影展室,加大加快皮影、土陶校园文化建设,同时,长期聘请皮影艺人、王庄土陶传人担任辅导教师,成立皮影戏、土陶等社团。2013年8月,学校教师合力开发了《皮影戏》《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创造性地把家乡土文化融于课程资源,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艺术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土陶传人王玉坤,马寨皮影团长张新国作为指导老师定期到学校进行授课,亲自传授制陶工艺,讲解皮影历史、制作、操作。在旧店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每班均开设一节土陶皮影课。每周的皮影、土陶课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孩子们在土陶师傅指导下,认真完成了各式各样的土陶作品,在灯与光照耀下,挥舞皮影演绎着历史故事。
2015年省均衡教育验收,旧店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土陶)进校园系列活动,受到省督导组长刘春和同志高度评价;专家林水洲说,看你们学校有一种情结,就是越看越好看,越看越耐看,越看越经看,今后还来看。
天台山镇明德小学---戏曲声声醉童心
走进天台山镇明德小学,浓厚的戏曲校园文化随处可见,戏曲文化长廊、脸谱墙......多样化的戏曲文化处处给学生以熏陶,无形之中对学生戏曲艺术素养产生了深远影响。
天台山镇明德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个性特色鲜明、艺教资源丰富的学校。近十年来,明德小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以艺辅德,以艺增智,以艺促能,以艺冶情,以艺健体,营造了“艺术特色、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的育人氛围。学校建有校园戏曲大舞台、戏曲活动专室,投资 购置 套,多次聘请邯郸市戏曲名家到校授课,为打造戏曲特色校园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和教师保障。
2008年,天台山镇明德小学经过深入调研交流,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创造性开发编写了校本课程《豫剧》,并出版《豫剧》教材。学校把《豫剧》校本课程写进课程表,坚持每周每班上一节豫剧课,并成立学校豫剧兴趣小组,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排练,努力实现班班能演,生生能唱。
学校豫剧兴趣小组多次参加市、区级比赛、文艺汇演、区春晚等文艺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戏曲热”。学校被评为邯郸市中小学“双爱好”工作示范学校,邯郸市中小学艺术特色示范校,连续多年被评为邯郸市学校艺术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