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专项规划计划

邯郸市肥乡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道路交通专项规划

【信息时间:2021-12-09】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乡道路交通规划 3

第三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5

第四章道路交叉口规划 8

第五章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10

第六章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11

第七章停车系统规划 13

第八章道路竖向控制规划 17

第九章近期建设规划 18

第十章实施保障措施 19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构筑“对外交通系统发达、内外衔接系统紧密、城市道路系统完善、公共交通系统便捷、城市慢行系统连续、城市停车系统灵活、交通管理系统现代”的可持续、协调、一体化发展的城市道路系统,实现“畅通肥乡、和谐肥乡、活力肥乡”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006);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5、《河北省普通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2013-2030年)》;

6、《肥乡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7、《肥乡县交通运输局“十二五”交通重点工作规划》;

8、本次规划的相关调查资料。

第3条规划原则

全局性原则:从肥乡县城区及整个县域的整体利益出发,与各级发展战略合理衔接,满足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全局性要求;

适度超前原则:综合交通网络的布局能支持肥乡城区人流和物流的有序性、可达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并使综合交通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保持适度超前

协调发展原则:与邯郸市整体发展规划和发展时序整合联动,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形成结构布局合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的综合交通体系;

科学先进兼顾特色性原则:注重构建肥乡城区现代化和特色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建设应注重生态和环保的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塑造肥乡的最佳居住环境

第4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近期为20132015年,远期为20212030年。

第5条规划区范围

1、县域:肥乡县行政辖区,面积502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东至李家庄、南至邯济铁路、西至肥乡县界、北至史寨,面积134平方公里,城市建设活动控制在划定的规划控制范围内。

3、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北至平安路、东至民有渠、南至站前街、西至通达街,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

4、中心城区:北至平安路,东至民有渠,南至吉安路,西至正义街,规划建设用地15.37平方公里

第6条规划主要内容

综合分析肥乡县城道路系统存在问题;完成道路系统完善后的方案;提出县城主、次干道、支路的道路断面;确定道路中心坐标、各路段方位角及长度;完成道路竖向规划,完善主、次干道、支路的道路交口规划高程及各路段坡度、坡向;提出道路工程近期建设计划。


第二章 城乡道路交通规划

第7条规划目标

构建城乡交通快速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客货运交通分流的对外交通网络体系,全力助推肥乡的城镇化进程,促进肥乡县加速融入邯郸市建设

第8条铁路交通规划

邯黄铁路为国铁Ⅰ级线路,规划起自邯郸,途径邢台、衡水、沧州至黄骅港区,是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的区域性干线铁路。规划在肥乡设车站。

邯济铁路,规划将增建第二线并电气化改造。扩能改造完成后,邯济铁路年输送能力达到1.8亿吨/年,开行旅客列车13对/日。在肥乡设火车站

规划从邯济铁路起,沿团结渠西支规划邯郸东郊热电厂铁路专用线。

第9条公路交通规划

1、高速公路:在建的邯郸市环城高速从县域西部辛安镇园区东边缘通过,与青兰高速建立互通立交,规划在吉安路西延线设有高速出入口。

2、国道:规划国道309按城市道路标准修建,规划将定魏公路(S234)升级改造为国道G230,县道曹前线(X102)升级改造为国道G515。

3、省道:肥馆线(X152)升级改造为省道S239。

4、规划形成“六横十纵”的交通网络:六横为:西瓜线、青兰高速、人民路东延线、309国道、吉安路西延与省道239、河大线。十纵为:民生街、环城高速、尧南线、通达街、肥广线、南城线、国道515、贾南线、国道230、后积线。

第10条长途汽车站规划

规划在县城的东部、北部设置新汽车站。在各个乡、镇区设置汽车站。

第11条物流中心

规划在吉安路以南,站前路以北布置物流仓储用地,总占地140公顷。


第三章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第12条布局范围

规划在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内统一分析道路系统,包括中心城区与肥乡经济开发区东区

第13条路网结构

到规划期末主路网将形成“六横八纵”道路系统:

六横:平安路、富安路、长安街、建安路、广安路、吉安路;

八纵:通达街、新城街、正义街、九鼎街、希望街、井堂街、兴华街、滨园街

第14条道路等级

肥乡县规划区道路等级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

第15条主干道规划

规划主干道总共9条,总长度49.26公里,主干道路网密度 2.05公里/平方公里。

1 城区主干道路规划

序号

道路名称

红线

宽度

断面

形式

断面尺寸

起终点

长度

断面

代码

1

通达街

60

三块板

6+5.5+3+31+3+5.5+6

平安路-站前街

4965

A

2

正义街

60

三块板

6+5.5+3+31+3+5.5+6

平安路-站前街

4721

A

3

九鼎街

50

三块板

6.5+5.5+2+22+2+5.5+6.5

平安路-站前街

4606

C

4

井堂街

50

三块板

6.5+7+3+17+3+7+6.5

平安路-站前街

4497

B

5

滨园街

60

三块板

6+5.5+3+31+3+5.5+6

平安路-富安街

1376

A

6

平安路

60

三块板

6+5.5+3+31+3+5.5+6

通达街滨园街

7366

A

7

富安路

50

三块板

6+5+3+22+3+5+6

通达街滨园街

7343

D

8

长安路

50

三块板

6.5+5.5+2+22+2+5.5+6.5

通达街滨园街

7339

C

9

吉安路

60

三块板

6+5.5+3+31+3+5.5+6

通达街滨园街

7050

A

第16条次干道规划

规划的城区次干道路10条,总长55.08公里,路网密度2.3公里/平方公里。

2 城区次干道路规划指标

序号

道路名称

红线

宽度

断面

形式

断面尺寸

起终点

长度

断面

代码

1

光明街

45

三块板

6+6.5+2+16+2+6.5+6

平安路-站前街

4863

E

2

兴华街

30

一块板

8+14+8

平安路-吉安街

4209

G

3

希望街

50

三块板

6.5+7+3+17+3+7+6.5

平安路-站前街

4532

B

4

建安路

50

三块板

6.5+7+3+17+3+7+6.5

通达街滨园街

7079

B

5

广安路

45

三块板

6+6.5+2+16+2+6.5+6

通达街滨园街

6956

E

6

泰安路

30

一块板

7+16+7

通达街滨园街

7331

F

7

祥安路

30

一块板

7+16+7

通达街滨园街

7311

F

8

站前路

30

一块板

7+16+7

通达街兴华街

5905

F

9

新城街

30

一块板

7+16+7

平安路-吉安街

4037

F

10

滨园街

30

一块板

7+16+7

富安路-吉安街

2859

F

第17条支路规划

城市支路总长度43.9公里,路网密度1.83公里/平方公里。

3 城区支路路规划指标

序号

道路名称

红线

宽度

断面

形式

断面尺寸

起终点

长度

断面

代码

1

贸易街

20

一块板

5.5+9+5.5

平安路-吉安街

4238

H

2

东城街

20

一块板

5.5+9+5.5

平安路-吉安街

4261

H

3

曙光街北段

90

二块板

8+17+40+17+8

平安路-泰安街

551

L

4

曙光街南段

90

二块板

8+17+40+17+8

长安路-广安街

1315

L

5

新兴街

30

一块板

7+16+7

平安路-吉安街

4037

F

6

振兴街北段

30

一块板

7+16+7

平安路-惠安街

1803

F

7

振兴街南段

30

一块板

7+16+7

长安路-吉安街

1680

F

8

育才街

20

一块板

5.5+9+5.5

平安路-惠安街

1803

H

9

育才街

20

一块板

5.5+9+5.5

长安路-广安街

1113

H

10

诚信街

30

一块板

7+16+7

平安路-吉安街

4037

F

11

健康街

20

一块板

5.5+9+5.5

平安路-广安街

3520

H

12

惠安路东段

30

一块板

7+16+7

正义街-希望街

796

F

13

惠安路中断

20

一块板

5.5+9+5.5

希望街-井堂街

905

H

14

惠安路西段

30

一块板

7+16+7

井堂街-兴华街

2239

F

15

兴安路

30

一块板

7+16+7

井堂街-滨园街

1960

F

16

瑞安路西段

30

一块板

7+16+7

通达街-振兴街

4802

F

17

瑞安路东段

30

一块板

7+16+7

育才街-滨园街

1930

F

18

国安路

30

一块板

7+16+7

通达街-诚信街

2906

F

第18条道路红线与断面规划

1、主干道

道路设计车速40-50km/h,主干道红线宽度控制在40-60米。交通性干道横断面规划为双向68车道,以两块板形式为主,在城市中心区局部地段可采用四块板形式;生活性干道横断面规划为双向46 车道,以三块板或四块板形式为主。

2、次干道

设计车速30—40km/h,红线宽度30~40米;横断面规划为双向4 车道为主,断面形式以两块板或三块板形式为主。一般生活性次干道,可不设中间分隔,但在交通管理上需划线分离。

3、支路

设计车速不超过30km/h,红线宽度控制在25米以内,横断面规划为双向2-4 条车道,以一块板形式为主。

第19条交通标示规划

1、完善现有已残缺不全、尚未设立标志路牌路标。

2、在城市出入口、主要路段、主要街路交叉处设立出入城、去往其他城市以及它主要街路的方向指示标志。

3、调整现有地面交通限行、禁行规定,修补现有的地面交通标志,形成制度。

4、对各种标志的设立要做到位置明显化,指示明确化,以增强其交通指示功能作用。


第四章 道路交叉口规划

第20条总体思路

改善道路及交叉口几何线形;实施渠化交通;完善交通标志、标线;根据交通流量、流向合理布置交叉口附近车道;完善交通控制;完善行人过街安全设施。

第21条交叉口设置标准

1、交叉口的车道宽度:一般采用3.0-3.5 米,比路段减小0.25-0.5 米。

2、进口道车道的数量: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内进入交叉口的左(右)转车辆多于3-4 辆时,本进口道应增设左转(右转)专用车道。

3、平面交叉口计算行车速度:按路段行车速度的0.5-0.7 倍计算。

4、交叉口的视距及转角缘石半径:主干路及以上交叉口缘石半径取30m25m 二种,交叉口视距三角形按停车视距60-140m 画出安全范围,交叉口的车速限制为30-35km/h。主要的主次干路平面交叉口缘石半径取15m 20m 二种,交叉口视距三角形按停车视距30-60m画出安全范围,交叉口速度为25-30km/h

5、主要干路交叉口必须按照交叉口渠化设置的要求控制交叉口用地,确定道路红线,建议新建、改建交叉口按照展宽喇叭口形式的交叉口红线进行控制。

4 新建、改建平面交叉口红线规划要求

交叉口类型

规划红线宽度增加值(m

进口道规划红线长度

展宽段长度(m

展宽段渐变段长度(m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主干路-主干路

1015

80100

3050

主干路-次干路

510

510

6080

5070

2030

2030

主干路-支路

35

35

5060

3040

1530

1530

次干路-次干路

510

5070

1530

6、交叉口用地

主干道交叉口用地范围可按路段单向三车道,增设转向车道模式,次干道交叉口用地范围可按路段单向二车道,增设转向车道模式控制。道路交叉口用地面积应按下表中进行控制。

5 平面交叉口用地面积(万平方米)

相交道路等级

T字型交叉口

十字型交叉口

主干路与主干路

0.45

0.60

主干路与次干路

0.35

0.50

次干路与次干路

0.25

0.40

次干路与支路

0.22

0.30

支路与支路

0.12

0.17

第22条交叉口规划

规划主干道长安路与通达街、正义街、井堂街交叉口,富安路与正义街、井堂街交叉口,吉安路与通达街、正义街、井堂街交叉口等交叉口拓宽渠化,增加信号管制。


第五章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第23条规划目标

①利用时间最短,出行换乘方便;

②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最大效益;

③合理规划公交车保有量;

④线网密度、线路非直线系数满足国家标准;

⑤形成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

⑥公交出行率达到10%。

第24条公交客运总量预测

规划到2030年肥乡中心城区总人口14.1万人,肥乡经济开发区东区4.2万人,则规划区总人口18.3万人。预测2030年规划区人均出行次数为2.68次/日, 则2030年规划区公交客流量将达4.9万人次/日,出租车客流为2.45万人次。

第25条公交保有量

规划公交车拥有总量为190标台(低限)。其中小型公共汽车(车长5.5米)为70辆,标准公共汽车(车长为8.5米)120辆,共需出租车275辆。

第26条公交线网密度

2030年城区公交线网总体长度为96km,线网密度约为4.00km/km2

第27条公交场站

规划形成“三站一场”的公交场站布局,“三站”指汽车客运东站、汽车客运北站和火车站,汽车客运站位于城区东部,占地5.3公顷,火车站位于县城南侧,占地4.9公顷。“一场”指公交车保养场


第六章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第28条规划目标

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理念,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管理有序的安全、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非机动车系统。构建便捷通畅的步行路径与网络,营造舒适宜人的步行设施与环境,形成以人为本的步行系统。

第29条步行系统基本分区

规划将整个城市从结构上划分为3个基本的分区:绿色蓝色区域;绿色带状区域;紫色区域。

第30条步行系统单元划分

将城区域划分为3个步行单元,并根据各区域内步行活动的特征对步行单元进行类型划分,包括城市中心区、居住区、工业区及其他功能区。

第31条步行系统设施规划

对于通达街、正义街、九鼎街、平安路、富安路、长安路、吉安路等道路机动车道宽度大于20米的道路,建议在人行横道上设置安全岛。

第32条非机动车系统基本分区

从非机动车活动特征角度将整个城市从结构上划分为3个基本的分区,依次是:东部老城区、西北部新区和商贸物流区。

第33条步行系统设施规划

规划形成 7条非机动行车主干道,分别是:吉安路、富安路、长安路、井堂街、曙光街、正义街、滨园街。慢行干道均为生活性主干路。

规划设集散道14条:分别是贸易街、东城街、光明街、诚信街、新兴街、振兴街、育才街、健康街、泰安路、祥安路、惠安路、兴安路、瑞安路、国安路。

第34条非机动车设施规划

1、行车设施规划

建议采用有效的区分措施,如将自行车道涂上醒目的颜色,同周围的人行道,机动车道区分,或者设置机非隔离设施。

2)路口设计

将自行车道设置在人行横道外侧,并标划上自行车路面标线。为了保证自行车行驶的舒适性和连续性,在交叉口应考虑设置自行车变坡道,变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m,正面及侧面的坡度应小于1:12

3)非机动车系统换乘停车场规划

在重要的非机动车换成节点处规划停车场时,要充分考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需求,适当加大非机动车的停车比例。建议在非机动车换乘的重要节点处,非机动车停车位的比例不低于40%。


第七章 停车系统规划

第35条规划目标

建成规模适中、布局合理、与道路容量相匹配、与公共交通相协调的停车系统,实现动、静态交通平衡发展。

第36条停车需求预测

规划2030年肥乡规划区公共停车场的数量是21处(中心城区16处、经济开发区东区5处),面积为13公顷,其中机动车停车面积占80%,为10公顷;非机动车停车面积占20%,为3公顷。

第37条中心城区停车场规划布局

规划中心城区停车设施的服务半径控制在200~300米以内。

6 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规划

序号

类别

交通位置

立体位置

面积

1

社会停车场

富安路与惠安路之间,诚信街东侧

地上

2555

2

社会停车场

育才路与泰安路交口东北角

地上

5338

3

社会停车场

振兴街与祥安路交口西北角

地上

1153

4

社会停车场

育才路与祥安路交口东北角

地上

1581

5

社会停车场

建安路与长安街之间,希望街西侧

地上

2848

6

社会停车场

长安路与建安路之间,新兴街西侧

地上

6738

7

社会停车场

富安路与惠安路之间,新兴街东侧

地上

1657

8

社会停车场

祥安路与兴华街交口西南

地上

7552

9

社会停车场

富安路与健康街交口西南角

地上

3331

10

社会停车场

东城街与兴安路交口东南角

地上

3175

11

社会停车场

富安路与兴安路之间,贸易街东侧

地上

2085

12

社会停车场

长安路与建安路之间,东城街东侧

地上

1600

13

社会停车场

瑞安路与兴华街交口东北角

地上

1613

14

社会停车场

广安路与贸易街交口东北角

地上

1516

15

社会停车场

广安路与贸易街交口西南角

地上

3475

16

公交停车场

汽车站

地上

39000

合计

85217

第38条经济开发区东区停车场规划布局

规划停车设施的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以内。

7 经济开发区东区公共停车场规划

序号

类别

交通位置

立体位置

面积

1

社会停车场

建安路与瑞安路之间,曙光街西侧

地上

2097

2

社会停车场

曙光街与瑞安路交口西南角

地上

2463

3

社会停车场

诚信街与广安路交口东北角

地上

1730

4

社会停车场

火车站前广场

地上

37000

5

社会停车场

祥安路与正义街交口东北角

地上

3771

合计

47061

第39条路边停车场规划

1、城市主干道禁止设置路边停车泊位,次干道及交通量较大的支路,不宜设置路边停车泊位。路边停车泊位应主要设置在支路、交通负荷度较小的次干道以及有隔离带的非机动车道上。

2、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的道路中不宜设置路边停车泊位。大型路外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内设置的路边停车场,必须与大型停车场管理相协调,采取相应的路边停车管理措施。

3、路边停车应处理好与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的关系。

7 设置路边停车场的道路车行道宽度标准

道路类别

道路宽度

路边停车设置

道路

双向通行

12 米以上

容许双侧停车

8-12

容许单侧停车

不足8

禁止停车

单向通行

9 米以上

容许单侧停车

6-9

容许单侧停车

不足6

禁止停车

巷弄

9 米以上

容许双侧停车

巷弄6-9

容许单侧停车

不足6

禁止停车

4、路边停车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V/C 后值应控制在容许范围之内,即次干道 V/C 0.85,支路V/C 0.90。当 V/C 后值超过上述规定时,如仍要设置路边停车场,则应对道路交通组织和停车设置进行相应处理。

5、道路环境不满足下表的条件时,不应在路边设置停车场(带)。

8 设置路边停车场(带)的道路环境标准

类型

准许路边停车条件

停车区域限制

半径500m 范围内无公共停车场,不影响车辆、行人通行,可安全、有序停放机动车辆的区域

特殊地带限制

非城市干道、交通要道;不影响学校、幼儿园、医院、消防队等重点单位车辆进出的街道;非红绿灯交叉口、街道拐角;坡度小于0.02

负面效应控制

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环境;便于防盗防抢;夜间停车有足够的照明条件;停车场(带)的卫生和秩序有人负责

6、路边停车总泊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大小和数量,且必须控制在规划确定的路边停车泊位比例和数量范围内,以保证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相一致

第40条自行车停车场规划

各单位必须考虑自行车内部停放,禁止占路停放自行车,自行车停车规模按工作人员数量控制;居住小区规划时应按小区规模建设自行车停车场;客流较集中的地段、中心商业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自行车专用停车场

第41条配建停车场规划

9 肥乡县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推荐值)

建筑物类型

分类标准

推荐配建指标

计算单位

机动车位

自行车位

住宅

别墅

1.5~2

1

高级住宅

1~1.5

1.5

普通住宅

0.8~1

1.5~2.0

高档旅馆(宾馆、招待所)

车位/客房

0.2-0.4

0.2-0.4

普通旅馆(招待所)

车位/客房

0.1-0.3

0.1-0.8

饭店、酒家、茶楼

车位/100m2营业面积

1.7-2.0

4-6

机关、主要外贸、金融、合资企业办公楼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0.5-1.2

2-3

普通办公楼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0.4-0.5

2

商业大楼、商业区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0.3-0.5

7.5

独立超市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2.0-3.0

7.5

农贸市场

车位/100m2占地面积

0.15-0.2

7.5

大型体育场馆

场>15000座

车位/100座

2.5-3.0

5-8

馆>4000座

一般影剧院

车位/100座

0.8-2.0

10-15

展览馆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0.3

1.5-2

旅游区、度假村

车位/100m2占地面积

0.1-0.15

2

城市公园

车位/100m2占地面积

0.05-0.10

0.2

医院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1.5-4.0

4-6

中学

车位/100学生

0.3-0.35

50-80

单身公寓

车位/套

0.1-0.2

0.5-1

集体宿舍

车位/床

0.05

0.3-1

工业厂房区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0.08-0.1

职工人数的70%-80%


第八章 道路竖向控制规划

第42条控制目标

通过对城区路网竖向高程进行统一规划,保证城区各条道路高程坐标一致,为道路施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合理设定道路坡度,确保城区道路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

第43条道路竖向规划

根据雨水规划,城区雨水出路为,向北排入布寨渠,向东沿长安路排入东风六排支,向西北排入团结渠。竖向设计应结合雨水出路,沿雨水分区界限区域适当填方,利于雨水排除。城区景观河渠两侧设计为下凹绿地,不能及时沿管道排除的雨水,可沿着道路路面径流到河道两侧的下凹绿地,然后入河道。

第44条道路竖向坐标校准

在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等各用地规划阶段,强化地块内道路与周边道路的竖向坐标衔接校准工作,确保道路全段竖向坐标一致、道路贯通。

第45条道路竖向坐标校准

1)坡度控制的重点为南北向道路,尤其是城区南北向主、次干路、支路。

2)根据肥乡县城区实际情况,不建议在重点控制路段开设交通集散量较大的用地出入口。

3)为保证交通安全,在重点控制路段上根据需要街人行天,尽量避免行人横穿道。

4)在重点控制路段,根据情况,合理采取限停、限速、限行等交通管制措施。

5)建完善环城道路和坡度大道路的防滑、减速、交通提醒标识等交通安全施。


第九章 近期建设规划

第46条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期限截至2015年。

第47条规划范围

综合考虑城乡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近、中、远期规划范围,结合“城市主要向西向北发展,重点发展长安路两侧”的建设方向,在全城区范围内规划近期道路交通的建设。

第48条规划原则

1、近期建设必须以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为指导,统一安排近期建设项目,综合考虑近期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次序,优先建设影响城市发展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道路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等,为未来发展架构支撑体系和框架。

2、近期建设应充分利用现状基础设施条件,确定道路线位和站场的具体建设位置,建设条件应相对良好,以减少前期投入,使之尽快形成规模,发挥集聚效益,从而加速开发建设。

3、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内各不同功能等级的道路网络、城市公交站场设施、城市交通动静态管理控制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第49条近期建设规划

将富安路、惠安路西延至正义街,九鼎街北延至富安路,希望街北延至平安路,建设诚信街长安路至平安路段,废掉309国道通过县城的两段老环路。将县城吉安路西延至建设中的丛台酒厂东侧,再北延至幸福大道,形成新的南环和西环。

第十章 实施保障措施

第50条

城乡总体规划的布局和路网,基本符合城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需求,应当坚持实施总体规划,逐步构建安全畅通的交通体系。

第51条

本次交通研究,完善了道路网络,超前规划了各类静态交通设施用地,实施城市规划应将此落到实处。

第52条

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将达14.1万人,建成面积1536.9公顷,经济开发区人口4.2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达805.03公顷,需要建设的道路还很多,城市中心区路网改造的任务又很繁重,因此,应继续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入力度。

第53条

加强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建议成立包括规划、交通、城建、公安、市容、商业等部门参加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与管理。

第54条

县域交通网络的建设是加强肥乡县与周围地区联系,快速发展经济的前提,公路网络的完善和现有公路等级的提升工作应切实抓好,落到实处。

第55条

坚持不懈地做好现代化交通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现代化交通意识和交通法规观念。